
小兔堅持要和JimnyDad吵架,吵一些短時間沒辦法解決的問題,要他作一些他能力範圍以外的承諾(不是結婚,各位匿名潛水收看的姑姑阿姨姊姊不要尖叫)。
明知道這樣吵也沒什麼用,可是要我接受現狀我也很不甘願。
一個人在房間裡,常常東想西想最後就問自己那要不要分手。
問了當然也是白問,愈問愈心煩而已。
今天傍晚,因為一個約定,小兔花了三四個小時翻專訪《優點教育的驚人力量》作者Jennifer Fox
花了幾個小時,果然證實了,會東想西想的人都是沒事幹的人。有事情忙就沒有時間去胡思亂想了。
和JimnyDad吵架了
小兔心情很不好
寫些墊檔文章來分心一下好了
上次去花蓮時
我們又去JimnyDad喜歡的小火鍋店
Annie一直是我和愛丁堡的聯繫,有Annie的部落格我才能稍稍記得我也曾經在那座美麗的城市生活過。離開愛丁堡的那個夏天,整做程式都因為藝術節而熱鬧著,街上多了許多小販,其中幾個攤子是幫人綁鮮豔的辮子。小兔也去綁了一隻,如左圖,這張照片拍的不好,所以縮小處理。回到台灣後,我的回憶全存在這束辮子裡,捨不得剪。第一次去修剪瀏海的時候,設計師問我辮子怎麼辦。
【留著啊!】我想都不用想。
設計師不說話,我要走的時候,他說【還可以再留一個多月,不過,超過兩個月的話你那撮會禿掉哦】
小兔最容易受心裡作用影響,那整個月都覺得頭頂真的禿一塊。
那一個月,小兔一直幫自己做心裡建設,遲早要剪的,遲早要剪的。
剪下去的時候,心裡很涼,好像不只是少了一撮頭髮。
回家的路上一直想一直想,原來是我剪掉了我身上最後一寸愛丁堡。
現在,我和愛丁堡的聯繫就依賴Annie了。
以上,都和這篇文章無關,只是突然思念大發。
今天又想再虛擬世界裡返鄉,所以跑到Annie家去看愛丁堡的照片,才發現Annie家掛了一張串聯貼紙
最近小兔接政府機關的口譯案子的時候也慢慢發現局勢在改變,有一天做完口譯之後承辦人告訴我,【妳的譯文裡面好像太多Taiwan了吼,妳有沒有覺得?】
我當下沒回答,我實在沒印象。從那天之後小兔變得比以前更謹慎。
如果中文說我國,那我英文就用my country,
如果中文說台灣,我英文就用Taiwan,
如果中文說中華民國,我英文就用the Republic of China
但是英文講者說話的時候呢
他說 Taiwan 我要翻成台灣嗎?
問題是很少英文講者會說 the Republic of China 啊
還有一個問題,以前民進黨政府比較直接
台灣就是台灣,中國就是中國,要講成大陸也可以,或中國大陸。但講中國一定在場的台灣人和外國人都知道是指海峽左邊的那塊。
現在中譯英沒問題,英譯中不能照字面
英文說Taiwan,中文說中華民國
英文說China,中文說中共
職業、專業不去提的話,私底下,老實說,我還真是不習慣。為了專業我當然可以做到承辦人的要求,但是我講中華民國真的講不順,我覺得聽眾的負擔也很大,因為the republic of china 和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對聽眾來說實在太接近了,一恍神就會在狀況外,我看其他口譯員最後都用 roc 和 prc,我刻意都用小寫是因為對聽眾來說,聽英文沒有大小寫的區別。
昨天打開電視,轉台之間瞄到一行字,是電視新聞或談話節目的標題,類似【愛台十二建設?愛華十二建設?】
對我來說,Taiwan 和 Taiwanese 真的是比較能代表我的字,也才能在英語世界中讓英語讀者或聽眾立刻知道我到底在講誰。不過,這都是我個人的立場,基本上,口譯員在會議中是中立的。
上一篇寫著寫著突然覺得還是獨立出來當序言吧,所以這一篇只好沿用照片。
小兔在愛丁堡唸書的時候,外國留學生可以打工,但是有時數和金額的限制,超過的話要繳稅,稅率還滿高的。小兔除了在英國當口譯員之外,還做了另一份很酷的工作:城堡裡的女佣!
這樣說吧,有一間外燴公司,和愛丁堡近郊的城堡都簽了約
。(其實這只是愛丁堡的分公司,我相信總公司一定和全歐洲的城堡都簽了約)如果有人要在城堡裡辦婚禮、家庭聚會或公司尾牙,那城堡都會通知這間外燴公司兼宴會規劃顧問公司來負責籌辦。這間公司的人資管理也很妙,基本上他無限期招募新人員,大部分是大學生、研究生,也有歐洲大陸來的背包客。只要有活動,人資經理就發群組簡訊給上千名工讀生,簡訊理會提到這次活動的性質、地點、時間,如果時間可以配合的工讀生就要趕快打電話進去。如果這次活動需要100名工讀生,那就是前110個打電話進去約好場次的可以去工作。
我個人是覺得這種人資管理還滿方便的,因為人力部門不必在工讀生資料庫中醫個一個打電話詢問他們的意願,配合他們的時間。
有點白頭宮女話當年的感覺。
小兔其實一直不太敢回想在英國愛丁堡的歲月。那時候一個人在英國,家裡發生了很多事我都不曉得,我就很天真很單純很自閉地過我的留學生生活。我的開心我的難過我的驚奇我的感受我的世界就以這個英國古城為中心旋轉。等我回到台灣,世界都變了。
兔爸兔媽因為景氣差加上科技進步太快,強迫被歸類為夕陽產業,撐不了多久又被市場強迫退休。我赫然發現我是老大卻是家裡最後一個留學生了。如果機車兔和阿兵兔要出國唸書,非拿獎學金不可,家裡已經沒辦法供應了。